暑假过了1/4了,孩子的作业本还干干净净,再看假期计划形同虚设,查缺补漏、预习新课程?呵!
放假时想得有多美好,现在就有多崩溃。
还要求啥ABC呀!能把暑假作业完成就松口气了。
婆婆一进屋,就看到了母子俩针尖对麦芒的场景。
“这孩子不管不行啊!”
“早上9:30才睁开眼睛,起床都10点了。”
“您看看他这成绩,假期这样不如送去辅导班,让别人管!”
婆婆是老教师,她拍拍儿媳妇的背,别急,我来!
婆婆先是看了假期计划,要提高计算能力、增加语文识字量。然后走到孙子的房间里随手拿起一本故事书。
“城堡……,孙子,这个字是什么,奶奶看不清啊!”
“奶,我给你读。”
儿媳妇在门外给婆婆一个大拇哥。平时把嘴皮子磨破了,催上十遍八遍,拖半小时,孩子才会读。
婆婆后来说:“在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时候,做事会更积极主动。我向他寻求帮助,让他觉得有成就感,有价值感。”
“妈,计算咋整?”
“是不是快做午饭了?孙子,走,奶奶带你去超市买菜去!”
然后儿媳妇就看婆婆,一会儿让她孙子称重,一会儿看不清价签,一会儿不知道哪个更优惠,最后还得问孙子,“奶奶就带了100块,够不够买这些东西的?”
原来,孩子他爸小时候,一说写作业就推三阻四,这些方法在他爸身上试验有效,主要是孩子乐在其中。
婆婆说:“养娃和孩子对着干,只能‘两败俱伤’。小孩子得顺毛撸。”
不得不说,有时候老人的带娃经验,值得我们参考。
后来,儿媳妇又跟婆婆学了几招专治拖拉磨蹭的小窍门:
1.让孩子先动起来很重要。
比如写作业,先坐在书桌旁就很重要。与其催着孩子写作业,不如想办法调动孩子的身体,让他先行动起来。
2.给孩子设置时间很重要。
十分钟能做完的作业,别拖到15分钟,让孩子多玩5分钟,他会更积极。家里不是有闹表吗?每次写作业,让他自己定时。
3.让孩子参与决策很重要。
写作业是孩子该承担的责任,让他自己决定写哪科、写多少、自己批改,培养孩子的责任感。
再比如选择他喜欢的学习工具,让他自己挑喜欢的本子,增加参与感。这样,孩子会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,积极性会逐步提高。
4.让孩子有竞争意识。
自己写作业是孤单的,但如果有人陪着,也会增加他的积极性。大人完全可以在孩子写语文时练字;写数学时,把当日的花销记下来,算账。亲子一起做,无形中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和专注力。
婆婆说:“100个孩子就有100种性格。你们和孩子生活在一起,应该是最了解他的人。”
要“因材施教”!
孔子曾说:“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”
意识是看一人的行为表现,观察他达成目的的方法,体察他内心真正的追求。
这个观点放在育儿上同样适用!只有深入了解孩子的个性与喜好,才能找到最适合他的教育方法,达到亲与子间的和谐共进。
启泰网-启泰网官网-股票配资机构-靠谱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