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,一座隐蔽的山崖石壁内角,曾矗立着东北抗联第一军至关重要的秘密交通站。这座看似普通的山洞,在抗日战争时期却是连接抗联根据地与人民群众的“生命补给线”,见证了党群军民鱼水情深的革命传奇。
1935年秋,日军为摧毁抗联力量,在本溪地区实施“集家并屯”政策,强迫山农迁入“集团部落”,修筑碉堡高墙,实行“保甲连坐法”,企图割断抗联与群众的联系。面对敌人的残酷封锁,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一军在和尚帽子山周边,包括关门山、老边沟等地,构建起分布广泛、隐秘的密营网络,而关门山交通站正是这一网络的核心枢纽。
交通站依山而建,四周古木参天,从山下公路望去毫无踪迹。本溪县各村群众在抗联政策的感召下,通过村长和抗日救国会,将省吃俭用积攒的粮食、衣物,以及冒着生命危险获取的情报,秘密送至交通站。抗联军需人员定期取运,将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和尚帽子根据地。
关门山交通站的隐蔽性极好。直到20世纪80年代,经抗联老战士黄生发现场指认,这一红色遗址才得以重见天日。在军需转运方面,杨靖宇将军制定严格保密措施,仅委托政治部主任宋铁岩负责,即便抗联一军因叛徒出卖被迫撤离本溪县,关门山交通站始终未暴露,成为军民同心的生动见证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 王鲁婧)
启泰网-启泰网官网-股票配资机构-靠谱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